|
2022 11-18 11月8日,中電聯在其2022年年會上發布了《新能源配儲能運行情況調研》《新型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提升及政策研究》等7份行業重大問題調研報告,從不同角度詳細分析了我國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情況,并提出建立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電價機制和提升系統調節能力的政策建議。當前,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趨勢下,我國正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其中,以“風光”為主的新能源發電比重持續提升,極大增強了能源電力系統對靈... 2022 11-10 安徽省發改委近日發布消息稱,該省積極利用采煤沉陷區受損土地發展光伏等新能源,目前已建成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項目14個,涉及4市5縣(區),綜合利用受損土地約2.3萬畝,項目總裝機規模為104萬千瓦。經梳理摸排,下一步擬發展采煤沉陷區+光伏項目6個,預計2023年前開工,另有儲備項目28個,總投資349.74億元,裝機規模達829萬千瓦,擬利用采煤沉陷區面積17.51萬畝。事實上,采煤沉陷區治理... 2022 11-10 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一方面要求“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另一方面要求“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同時,二十大報告第十部分還單獨提到了煤炭、水電、核電... 2022 10-20 近年來,伴隨著光伏可利用土地資源不斷減少,“光伏+”應用場景越發多樣化,上到高山、下到深海,其中,分布式光伏在交通領域的滲透率也逐步提高,光伏+高速公路、鐵路沿線、高鐵站、地鐵、碼頭、機場等情景隨處可見。作為主要“碳源”之一,交通運輸排放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約10.4%,交通運輸行業實現低碳轉型發展意義重大。光伏發電與交通領域的結合,不僅能夠響應國家節能降耗要求,也對降低交通運營成本、實現提升經... 2022 10-19 日前,禾邁股份、昱能科技紛紛公布了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前三季度,禾邁股份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45億元至3.63億元,同比增長183.59%至198.52%;昱能科技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49億元至2.79億元,同比增長330%至382%。分析其業績高漲原因,全球化布局成兩家企業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禾邁股份報告顯示,公司持續布局全球營銷網絡,繼續深耕... 2022 10-13 近日,“濟南諾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與“山能新能源(棗莊)有限公司”成功簽訂分布式光伏電站共享儲能租賃合同,租賃容量1.5MW,租賃期限5年。此次共享儲能容量租賃合同的簽訂,不僅標志著棗莊市2022年共享儲能租賃實現“零”的突破,對濟南市乃至山東省分布式光伏電站共享儲能市場健康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從光伏行業發展角度而言,該合同的簽訂又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分布式光伏配置儲能,真的來了!”... 2022 10-10 由于集中式光伏的快速發展,我國山東等地區已經出現了歐美等國家出現的凈負荷“鴨型曲線”,光伏為購買平衡服務承擔的經濟責任越來越大,相應集中式光伏項目經濟性下降。因此,全國范圍內分布式光伏電站成為行業的發展重點。國家能源局今年一季度新聞發布會披露,2021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4.88GW,為歷年來最高。其中,光伏電站25.6GW;分布式光伏29.28GW,約占全部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55%,歷史上... 2022 10-10 今年是工商業屋頂分布式爆發式增長的大年,過去兩輪屋頂分布式的增長都是基于補貼的刺激,今年則是完全的市場化行為。在這次爆發中,金融的支持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其中主力就是融資租賃公司。正常情況下,一個分布式屋頂光伏項目,還是需要投資方有20-30%的自有資金,但是現在真的有租賃公司推出了“零首付”這樣的殺手锏,僅限于業主自投的分布式且要業主個人擔保,但無論如何,零首付真的是卷出了新高度。在此,我... 2022 10-09 在“雙碳”目標以及能源轉型的驅動下,光伏產業毋庸置疑已經成為電力能源行業最炙手可熱的“香餑餑”,萬億投資、龍頭跨界在業內早已屢見不鮮。光伏支架作為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零部件,因其行業門檻較低,入局者更如“過江之鯽”。企查查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包含光伏支架業務的企業多達上萬家,而在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中,量產的支架企業也有上千家之多。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如何保持企業屹立不倒、長遠發展,是光伏支架... 2022 09-23 今年以來,光伏組件廠商擴產明顯提速。和此前增加P型PERC組件產線產能不同,現階段企業擬新投建產能多集中于N型組件,主要以TOPcon和異質結為代表,預計今年頭部光伏組件企業規劃N型產能將超過5000萬千瓦。在業內看來,光伏組件正處于技術加速迭代期,向比P型PERC轉換效率更高、發電量更高的N型組件轉變。N型技術問世已久,為何今年光伏組件技術才從P型加速向N型推進?技術的轉變又將對未來光伏市... 2022 09-19 2016年被稱作“分布式光伏元年”,在光伏扶貧等一系列國家政策倡導下,分布式光伏迎來空前利好,市場需求也不斷加碼。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16年分布式新增裝機容量424萬千瓦,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近200%;分布式光伏發展提速,但需求的擴大也使得市場亂象頻出,從業者魚龍混雜,“誕生”于2016年的分布式光伏電站質量層次不齊,終端業主的使用體驗頗有種“開盲盒”的感受。巧了,在河北省石家莊... 2022 09-19 9月17日,由國家能源局等4部委與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京召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致辭中指出,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轉型不斷向縱深推進,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章建華表示,在全球能源供需復雜嚴峻的形勢下,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1億千瓦。過去十年里,我國風光發電裝機規模增長了12倍左右,裝機總量占全球的38%,多年穩居世界... 2022 09-15 隨著徐圩新區蘇海路地塊光伏場區最后一臺逆變器成功合閘,徐圩蘇海路地塊光伏發電工程日前完成全容量并網送電,實現了徐圩新區增量配電網首個新能源發電工程順利并網,這也是目前全國首家大型集中式地面光伏電站并入增量配電網的投運發電。據了解,該項目由江蘇東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港能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約2.4億元,占地面積約700畝,規劃建成裝機容量約為45MWp,年發電量約5400萬k... 2022 09-15 在近日召開的西北新能源高比例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隨著西北更大規模的新能源接入電網,系統消納面臨著巨大挑戰,尤其是新能源電量滲透率從20%提高到40%的時候,電力系統消納挑戰將更為嚴峻。業內專家認為,隨著高比例新能源并網,目前的峰谷價差和輔助服務機制會顯得力不從心,而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的關鍵在于電力市場的運行方式,需要完善乃至重塑現行電力市場。外送電比例最高 市場化提升消納率西北電網是... 2022 09-13 最近,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發布《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取消我區優惠電價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取消蒙西電網戰略性新興產業優惠電價政策、蒙東電網大工業用電倒階梯輸配電價政策。現行與通知不符的其他優惠電價政策相應停止執行,該《通知》發布即執行,從2022年9月1日開始。光伏行業內擔心這次優惠電價的取消是否會導致內蒙的硅料成本上升,進一步推高組件價格。在此我們認為,在目前硅料... 2022 09-09 從2008年踏入光伏領域算起,張青濤從事光伏行業已有14年了,是一員妥妥的光伏“老兵”。14年來,中國光伏從萌芽一路登至全球光伏之巔,張青濤也由最初的就業轉為自主創業,帶領聚輝新能源一路向前。2022年,張青濤立下新的目標——晶澳組件經銷業績實現100MW。拓荒分布式光伏2008年,張青濤從韓資企業離開,機緣巧合下加入了英利綠色能源,從事光伏系統工程設計工作。2013年,國家發改委出臺了新的... 2022 09-01 近期多國出現電價上漲,居民面對高昂電費苦不堪言!據2022年日本發布的《能源白皮書》顯示,今年3月的電費與2019年1月相比,歐盟增長了四成,美國增長了一成,日本也增長了一成。隨著新一輪電價漲價潮席卷多地,居民紛紛開啟“自救模式”,戶用儲能需求飛速增長!通過安裝儲能設施,居民可以在電價較低的時候進行充電,電價飆升的時段則使用儲存的電量,以節約電費。2022年6-7月德國、日本、韓國、法國、英... 2022 08-24 自“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中國光伏產業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距離風電、光伏發電裝機12億千瓦的目標越來越近。特別是2021年來,在國家整縣推進、鄉村振興、綠色零碳建筑等政策的支持下,分布式光伏發展迎來了黃金時代。據不完全統計,僅2022年上半年,就有十余項來自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國家部委的支持政策陸續出臺,各省也紛紛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提出頗為積極的“十四五”階段可再生能... 2022 08-22 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全球累計光伏裝機總量已跨越1太瓦大關,光伏正式進入太瓦級“T”時代。然而,光伏組件的使用壽命只有20~30年,隨著時間推移,光伏組件退役報廢后的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正成為行業面臨的新命題。由此,在8月19日,由福萊特玻璃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光伏專委會、光伏回收產業發展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光伏回收和資源綜合利用論壇”上,與會嘉賓們圍繞報廢光伏組件... 2022 08-11 ?國家能源局8月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新增發電裝機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達到83%,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1億千瓦。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量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20.3%、7.8%、13.5%。裝機規模穩步擴大的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同時也要解決生產與消費平衡的問題。“比如,光伏已成為新能源系統中最價廉物美的供給,我國每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已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但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