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近況:3家公司超12億債權擬全額轉讓,1家擬重整2022-07-11 14:23瀏覽數:253次
在經歷欠薪風波、北京總部被拆除后,一度銷聲的漢能又有新動態。近期在阿里資產交易平臺上,3家漢能公司債權擬全額轉讓,債權本息超12億元,分別為青海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債權本息1.3938億元),福海漢能光伏發電有限公司債權本息(7176.41萬元)、北京知旬科技有限公司(原名北京漢能光伏技術有限公司)債權本息10.5625億元。此外,漢能吳忠市太陽山光伏發電有限公司招募意向重整投資人。 據了解,上述公司分別擁有部分光伏電站資產,其中青海漢能薄膜公司在青海省海南州太陽能生態發電園區有100MW光伏電站,福海漢能在福海有20MW光伏項目。漢能吳忠公司太陽山光伏并網電站一期20MWp項目,2010年8月30日開工,2012年12月31日并網發電,項目已納入國家新能源補貼目錄,項目備案電價為1.00元/千瓦時,歷史平均發電小時數為1200小時左右,目前國家補貼發放至2019年2月。 昔日“漢能大了,霧霾就小了”的廣告語,讓漢能家喻戶曉,如今漢能多家關聯企業走上破產清算之路,更有部分資產一再降價仍無人問津,不禁令人唏噓。 根據公開消息,漢能的能源產業包括水電、光伏及風電三大領域,金安橋水電站總裝機規模為3GW,年發電量130億度,每年的現金流達幾十億元,曾被稱為“現金奶牛”。此外,漢能還擁有黃田水電站(20MW),五郎河水電站(32MW),木京水電站(30MW)等共14座水電站。 風電方面,漢能曾在江蘇如東及寧夏賀蘭山建設了兩座風電場,總裝機規模超130MW。 漢能最為業內所熟知的當屬光伏產業,在晶硅大行其道之時,漢能創始人李河君毅然選擇了CIGS薄膜路線,出資500億元并購了國外四家太陽能公司。并在2011至2012年期間陸續出資建設了多家薄膜生產基地,項目分布在廣東、江蘇、浙江、海南、四川、山東等地,產能規劃超4.5GW,在2012年底其薄膜組件年產能已達到3GW,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薄膜太陽能企業以及太陽能發電系統集成商。 2011年,漢能正式登錄香港資本市場,2014年正式更名為漢能薄膜發電。走上資本市場的漢能股價一路飆升,最高時市值突破3000億港元。2015年2月,李河君被《胡潤財富》評為“中國大陸首富”,個人財富高達1600億元。 誰料好景不長,距李河君成為首富僅3個月,在2015年520當天,漢能薄膜發電20分鐘蒸發了百億市值,創始人李河君的身家縮水近千億。 在接下來的幾年,漢能一度試圖沖破黑色520的陰霾,舉辦了聲勢浩大的“漢瓦”新品發布會,又在2019年6月11日宣布從香港資本市場完成私有化,并計劃回歸A股。然而時隔不到一個月,漢能被曝出大規模欠薪事件,2020年因為拖欠租金漢能總部被拆,緊接著多家關聯公司走向破產清算,漢能最終還是走向了敗局。 上一篇: 深交所恢復東方日升50億元定增審核
免責聲明:Gesse蓋錫咨詢力求提供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Gesse蓋錫咨詢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Gessey蓋錫咨詢無關。本報告版權歸Gessey蓋錫咨詢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Gessey蓋錫咨詢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Gessey蓋錫咨詢編輯,如需使用,請聯系news@nshw.net申請授權,未經Gessey蓋錫咨詢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布、復制本報告。Gessey蓋錫咨詢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