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漠藍”組件全球榮耀發布,看沙戈荒真正降本方案!2025-08-21 14:48來源:gessey瀏覽數:225次
8月20日,“向漠而行 清出于藍”晶澳科技極限挑戰系列之沙戈荒自清潔新品發布會在北京盛大召開。本次發布會云集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ACWA Power、能建山西院新能源公司等知名企業,及德國萊茵TüV、TüV南德、國檢集團等權威機構,共同見證晶澳科技榮耀發布全新“漠藍”專業組件,開啟沙戈荒能源開發效益新時代! 沙戈荒開發圖景壯麗 發布會伊始,晶澳科技執行總裁楊愛青為大會作開幕致辭。他表示,沙戈荒占中國國土近27%,同時占全球陸地約25%的面積,當下國家正有序推進沙戈荒大基地和電力外送通道規劃建設,中東非地區也掀起了能源與生態雙重革命。今天,晶澳科技推出全球首款深度聚焦沙戈荒環境系統性挑戰的專業組件“漠藍”,不僅重構了光伏組件抗沙性能標準,更填補了行業空白。沙戈荒光伏的前景無限光明,而“漠藍”,正是賦能沙戈荒價值開發的堅實伙伴! 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設總侯鵬表示,目前“十五五”期間實施的沙戈荒大基地規劃已初步形成,主要圍繞9個沙漠戈壁進行布局,其中光伏規劃約117GW。在此次基地規劃中,沙地場景將大幅增加,對組件產品要求更高,晶澳科技“漠藍”組件的推出恰逢其時。 ACWA Power中國創新中心技術、供應鏈負責人董寅中表示,中東地區太陽能資源優渥,極其適合開發光伏。但在項目實際運行中,因沙塵過載,組件需一天一清掃,導致ARC膜失效,功率衰減嚴重,同時清洗機器人故障率高、容易脫軌,運維綜合成本很高。針對沙戈荒場景開發具有抗灰塵能力的組件勢在必行,晶澳創造了又一個行業里程碑。 能建山西院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助理、高級工程師高華斌表示,中亞五國與中東北非地區與我國沙戈荒光伏開發具有相同難點,其中氣候極端、施工物流艱難、運維成本高等問題最為尖銳。針對本次“漠藍”組件發布,能建山西院愿與晶澳共同驗證新技術、新產品,共享項目數據,共同推動沙戈荒光伏建設行業標準,提升項目質量和效益。 真沙戈荒組件,當如“漠藍” “作為行業首款專業沙戈荒組件,‘漠藍’最大的優勢就是效益提升所見即所得。”發布會現場,伴隨晶澳科技產品與解決方案研發中心產品部長(下稱“產品負責人”)開啟演講,本次大會正式迎來高能環節——“漠藍”組件全球榮耀發布。 晶澳產品負責人指出,“漠藍”組件從建設、運營到系統發電全方位為客戶創造價值:“在沙戈荒項目建設中,‘漠藍’可顯著降低初始投資,包括每瓦節省0.003元的接地成本,以及在中國和中東地區分別節省0.04元/W和0.025元/W的清洗機器人投入。在運營階段,以100MW沙漠電站為例,其可將人工清洗(干刷)頻率降低一半,年省24萬元,25年累計節省600萬元;在中國西北和中東地區機器人清洗(干刷)25年運行成本也可分別節省700萬元與540萬元。系統發電方面,蒙能烏蘭布和項目采用晶澳‘漠藍’組件,較常規組件發電量增加達4.49%。” 如此巨大的客戶價值背后,源于晶澳科技對沙戈荒環境與客戶需求的深刻洞察。作為全球客戶信賴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合作伙伴,晶澳已深度參與諸多沙戈荒光伏項目建設,并總結出四大典型痛點:沙塵中的小粒徑積灰、大粒徑磨損、強風高載荷以及極端高溫。 “小粒徑積灰影響透光率,降低發電量;大粒徑磨損加速膜層老化,導致功率衰減;強風高載荷引發隱裂與結構損壞;極端高溫則會削弱發電能力、加速材料老化。”晶澳產品負責人解釋道。 針對這些挑戰,晶澳在賦予“漠藍”量產最高650W領先功率與最高24%轉換效率的基礎上,重構沙戈荒產品性能標準,再創四大核心優勢: 自清潔:采用納米級自清潔涂層,致密微結構與抗靜電特性大幅降低灰塵附著力,輕松借助風力實現自清潔,透光率衰減比常規組件玻璃降低32%以上; 耐侯及耐磨性:各項可靠性至少提升了32%,延長壽命3–5年;同時提升膜層硬度,在強沙塵環境下功率損失減少14%; 高載荷:結構強化并搭載高強度邊框,正面載荷6000Pa、背載4000Pa,相較常規組件載荷能力提升超60%。其鋼材料邊框兼具熱膨脹適應性與優良導電性,降低接地材料需求與碳排放; 抗高溫:溫度系數優化至-0.28%/℃,配合晶澳TOPCon電池高開路電壓,在50℃沙漠環境、75–85℃組件工作溫度下發電量提升0.5–0.6%。同時,相較常規組件,“漠藍”組件在沙塵環境下,工作溫度降低近5℃,相當于額外提升約1.5%發電能力。 向漠而行,聯合驗證計劃啟動 當前,“漠藍”組件的卓越性能及其在沙戈荒環境中的超高增益已獲多家國際權威機構認證,進一步印證了“漠藍”的技術領先性與環境適應性。 發布會現場,德國萊茵TüV部門經理姚源博表示:晶澳“漠藍”已率先斬獲TüV萊茵頒發的全球首張“沙漠組件”認證,這項認證被業內譽為最嚴酷的環境和安全考核,它包含7個嚴苛測試序列,包括高溫條件下的高強度紫外照射,輻照劑量高達120kWh/m2;400次熱循環測試,相比IEC 61215標準溫度提升至105℃;UV60kWh/m2之后的1萬次的動態機械載荷測試;濕熱條件疊加UV以及高溫TC200的多重耦合測試;還有干熱、吹沙、沙礫磨損測試以及70℃高溫下的熱斑測試。晶澳“漠藍”組件在所有測試中表現出色,功率穩定、零黃變、零隱裂。 TüV南德大中華區智慧能源部,電站服務團隊技術負責人顧斌峰表示:晶澳科技“漠藍”產品在沙戈荒光伏技術領域已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在TüV南德認證下,“漠藍”成功攻克全球首個針對50-150μm沙塵顆粒的LC2等級吹沙測試認證,并且在機器人撒沙清掃累計11000次嚴苛測試中取得了兩項關鍵成果,一,在每平方累計110公斤沙塵覆蓋的極端工況下,組件通過機器人1.1萬次清掃后,功率衰減保持在1%以內;二,首次實現清潔機器人在超標準沙塵環境中全天候可靠運行,且組件產品衰減保持較低,PL達到0.5%。這兩項突破重新定義了光伏組件在沙戈荒地區的可靠性標桿。 來自實證項目的反饋同樣令人信服。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烏蘭布和項目經理趙一江表示:烏蘭布和沙漠地理氣候惡劣,高溫環境下風沙頻繁,易造成組件損壞、增加載荷壓力、透光率下降及熱斑效應。“漠藍”組件經在烏蘭布和項目實際運行,對比常規組件,確實節省了運維成本,發電表現也非常優異。 “漠藍”實證——烏蘭布和項目 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目前,晶澳科技已攜手國檢集團與TüV南德啟動“漠藍”組件聯合驗證計劃,致力于將可靠性落到每一個實處、細處。 發布會現場,國檢集團光伏院副院長李娜介紹道,國檢集團在新疆吐魯番建立了干熱沙塵實證基地,該實證基地夏季地表溫度可達80℃以上,晝夜溫差大、大風沙塵頻發,具有典型的沙戈荒氣候環境,基地具備完善的設施和專業的技術團隊,歡迎晶澳在此接受考驗。 TüV南德智慧能源部運營總監張祝林則表示,雙方將開展兩階段終極測試,分別模擬日常積塵和強沙塵暴突襲場景,驗證“漠藍”組件自清潔涂層持續抑塵能力、攻克極端沙漠環境的組件生存極限。期待晶澳“漠藍”再次刷新行業表現! 憑借扎實的技術積淀與全方位的實證表現,“漠藍”組件不僅贏得了多家國際權威機構與項目單位的高度認可,更展現出在極端環境下的卓越適應性與客戶價值。未來,晶澳科技將持續攜手全球合作伙伴,推動沙戈荒光伏技術的迭代與應用,以更高可靠、更高效益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為全球能源轉型與荒漠治理注入堅定力量。
免責聲明:Gesse蓋錫咨詢力求提供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Gesse蓋錫咨詢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Gessey蓋錫咨詢無關。本報告版權歸Gessey蓋錫咨詢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Gessey蓋錫咨詢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Gessey蓋錫咨詢編輯,如需使用,請聯系news@nshw.net申請授權,未經Gessey蓋錫咨詢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布、復制本報告。Gessey蓋錫咨詢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