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設備商迎304億市場藍海!2024-07-24 11:37來源:gessey瀏覽數:230次
隨著歐美印等國家和地區加速推進本土光伏供應鏈的建設步伐,中國光伏設備企業迎來了新一輪的出海黃金機遇。據權威機構預測,2024-2026年間,歐美印等地區的光伏產能建設將催生對設備的巨大需求,合計市場規模有望高達304億元,其中硅片、電池和組件設備的需求將分別達到69億、113億和42億元。這一市場空間無疑為中國光伏設備制造商開辟了新的發展天地。 技術優勢引領中國設備揚帆出海 歷經多年深耕細作,中國光伏設備制造業已在全球市場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截至2022年,中國光伏設備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已突破90%大關。這一輝煌成就的背后,是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方面所展現出的卓越實力。以PERC組件生產為例,2022年中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僅為0.24美元/W,相較于美國的0.29美元/W和歐洲的0.34美元/W,成本優勢顯著。憑借這一成本優勢和技術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光伏設備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 隨著歐美印等國家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設備制造商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例如,印度已明確計劃到2026年將本土光伏組件產能提升至150GW,而歐盟則提出了到2030年實現光伏主產業鏈各環節30GW制造能力的宏偉目標。這些雄心勃勃的規劃無疑需要大量先進的光伏生產設備作為支撐,而中國制造商無疑成為了他們的首選合作伙伴。 政策風險與市場機遇交織并存 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中國光伏設備企業在出海過程中仍需面對諸多挑戰,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各國日益嚴格的貿易保護政策。自2011年以來,歐美等國家多次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迫使中國企業不斷調整全球布局以應對挑戰。特別是美國于2022年推出的《通脹削減法案》,通過高額補貼推動本土光伏產能建設,這無疑給中國設備的出口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然而,挑戰之中往往蘊含著新的機遇。美國的高額補貼政策雖然旨在扶持本土產業,但也間接加速了光伏產能的快速擴張,這反而為中國設備制造商創造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同時,印度、歐洲等地區的光伏本土化戰略也為中國設備商提供了新的增長點。面對這種復雜多變的局面,中國企業需要更加靈活地調整策略,在政策風險與市場機遇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綜上所述,全球光伏產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中國光伏設備制造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市場中,只有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優化成本結構并靈活應對各國政策變化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光伏大潮中屹立不倒。對于投資者而言,密切關注行業龍頭企業的海外布局和市場份額變化將是把握這一輪光伏設備出海浪潮的關鍵所在。
免責聲明:Gesse蓋錫咨詢力求提供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Gesse蓋錫咨詢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Gessey蓋錫咨詢無關。本報告版權歸Gessey蓋錫咨詢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Gessey蓋錫咨詢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Gessey蓋錫咨詢編輯,如需使用,請聯系news@nshw.net申請授權,未經Gessey蓋錫咨詢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布、復制本報告。Gessey蓋錫咨詢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