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泥灰”到“科技綠”,英利嘉盛BIPV智慧方案助力老廠區打造零碳示范建筑2023-10-23 12:40來源:gessey瀏覽數:253次
建筑材料是人類進化文明的主要標志之一,它訴說現實也照亮未來,作為建筑不同表達的設計風格,二者相輔相成。正如藝術史學家阿洛伊斯·李格爾所言,它們屬于“非有意創造的紀念物”。未來,城市需要更多的人與綠色建筑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建筑材料行業的綠色轉型勢不可擋。 這一次,金隅集團引入英利嘉盛“光儲直柔”系統騰籠換鳥,將老水泥廠從“灰色制造”升級改造為一個有綠色、有未來、有靈魂、有智慧的科技園區。 老廠區 金隅興發科技園位于“三城一區”之一的懷柔科學城內,總用地面積177.98公頃,其前身為北京興發水泥廠。2015年6月,為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金隅集團主動提前關停興發水泥公司,對接懷柔科學城整體規劃,積極推進項目的轉型升級探索。 在項目規劃中,設計師充分尊重工業文化的歷史軌跡,以“低碳園區示范+零碳建筑試點”為定位。根據年太陽能輻射量1680kWh/㎡的地理優勢,對水泥廠內建筑進行數字創新和再利用,減少建筑全生命周期內的碳足跡,過去園區每年60多萬噸的碳排放也將有望縮減到1.1萬噸。 它是如何實現零碳運行的?廠區內零碳展廳采用光儲直柔系統,最大限度基于建筑本體空間解決能源自給。 建筑幕墻安裝7kW琉璃·空明系列光伏綠色建材,根據建材級光伏發電制備工藝及技術定制組成金隅集團LOGO圖案。建筑屋頂上安裝102kW分布式光伏組件,綜合考慮建筑日常用電需求,另設有40kWh的儲能裝置,自發自用,多余發電量還可滿足應急用電需求。 金隅科研樓 直流微電網供電和柔性調節系統按照優化的控制策略,智能控制光伏發電、市電供電、儲能用電和建筑負載間的能量分配,提高光伏發電的就地消納比例,實現建筑柔性用電。 根據總裝機容量、日輻射量和發電效率,計算出該項目每日可發電311度,可供展廳內11.8kW的直流照明系統每日運行24小時,21.9kW的可視化大屏每日運行14小時,滿足建筑全年用能需求,年發電量可達11.37萬度,相當于45.48噸煤炭的燃燒,年減排二氧化碳94.14噸,實現建筑運行階段的零能耗和零碳排。 金隅零碳展廳 其實,很多建筑本身就是一個低碳的運行方式。例如該園區會利用雨污水的回收循環進行水資源處理的減碳,引入地道風和地源熱泵系統利用淺層地熱,對采暖季、制冷季新風進行充分預熱/預冷,進一步降低建筑能耗,從而實現可再生能源年減碳量大于建筑運行年碳排放量。 在安裝時,現場施工人員采用隱框式安裝,將光伏綠色建材用硅酮結構密封膠固定在副框上,副框再用機械夾持的方法固定到主框格上,這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自身構件對陽光的遮擋,還可以降低其對光電轉換效率的影響。 此外園區還保留了大約40%的舊建筑物,降低建設過程中的碳排放,賦予建筑新的生命和活力。相比興發水泥廠期間,金隅興發科技園的碳排放量降低約98%。 作為國內首個取得零碳質量認證的改造項目,金隅興發科技園成功斬獲第16屆美國國際設計大獎(IDA)建筑——城市設計類金獎和高能效建筑—低碳及零碳建筑質量標識,同時也為舊工業建筑改造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免責聲明:Gesse蓋錫咨詢力求提供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Gesse蓋錫咨詢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Gessey蓋錫咨詢無關。本報告版權歸Gessey蓋錫咨詢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Gessey蓋錫咨詢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Gessey蓋錫咨詢編輯,如需使用,請聯系news@nshw.net申請授權,未經Gessey蓋錫咨詢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布、復制本報告。Gessey蓋錫咨詢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