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可再生能源開啟機遇之門2021-04-14 13:49瀏覽數:7次
在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路上,可再生能源正在成為各國低碳經濟支柱,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中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規模已居世界首位,其迅猛發展可視作亞太地區的典型代表:憑借龐大的人口基數、疫情后迅速的經濟復蘇和充分的市場參與機會,亞太地區或將成為企業在未來階段最具吸引力的新能源投資選擇。 波士頓咨詢(BCG)的研究表明,未來十年,亞太地區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投資的關鍵目的地。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亞太地區的裝機容量將增至約27億千瓦。針對亞太整體的投資戰略往往會忽視具體國家、區域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對于希望在該地區可再生能源方面施展拳腳的投資者和運營商來說,幾個成功要素必不可少:分辨亞太不同國家和地理位置對于可再生能源的差異,了解各國具體的市場動態,以及深入洞察特定能源技術在不同區域獲得商業成功的可能性。 得益于亞太地區龐大的人口基數、疫情后迅速的經濟復蘇和充分的市場參與機會,BCG預計,可再生能源在多個亞太國家和地區的裝機容量將在未來十年內迅猛增長,占發電裝機總規模的份額也將翻倍。 BCG認為,在評估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可再生能源機遇時,企業和投資者需要從兩個維度來理解挑戰和關鍵成功因素。首先,投資者需要評估目標質量,考慮市場的總體吸引力、增長前景、競爭格局、監管環境等宏觀因素。其次,投資者們需要衡量可投資性,包括項目的開發、執行、變現潛力和供應鏈強度等方面的考量。在通過公開信息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礎上,企業也需要對該地區市場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洞見。 在不同類型的可再生能源里,太陽能和風能既是亞太各國政府推動可再生能源議程的主要關注點,也是企業擴大在該地區投資的重點。鑒于其豐厚的回報(尤其是項目的早期階段)和一些亞洲國家的地理優勢,BCG預計亞太地區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的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20%。2030年前,該地區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市場。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地位日益突出。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9.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超過40%,較2012年增長14.6個百分點。其中,水電3.7億千瓦、風電2.8億千瓦、光伏發電2.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2952萬千瓦,分別連續16年、11年、6年和3年穩居全球首位。支撐中國可再生能源體量迅速擴張的支柱是較為完備的技術產業體系:在水電領域,中國具備全球最大的百萬千瓦水輪機組自主設計制造能力;在低風速風電技術上,也位居世界前列,90%以上的風電裝機為國產;在光伏發電領域,中國的技術曾多次刷新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 中國疫情后經濟的快速復蘇、對能源安全的訴求以及對綠色低碳轉型的高度重視讓中國成為未來階段最具吸引力的新能源投資目的地。中國在可再生能源上的豐富生態也為投資者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提供多種投資方式。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的健康產能擴張、高收益率以及從政策導向到市場化的積極轉變進一步增添了投資吸引力。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釋放出了更為積極的引資信號。今年3月,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關情況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國家能源局將加快實施能源領域碳達峰行動,大力推動新時代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發展。由此可見,當下對于中國能源市場和投資企業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 BCG強調,面對可持續能源迅猛的增長和各個參與者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企業需要以全面、深入、具體到國家和地區的洞見為基礎,對可持續能源領域的價值池和商業模式形成全面的戰略理解。為獲得競爭優勢,企業需要專業的市場知識、全面的數據、前沿的工具使其能釋放潛力并與生態體系的參與者形成協同效應,從而成功進入亞太可再生能源領域。
免責聲明:Gesse蓋錫咨詢力求提供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Gesse蓋錫咨詢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Gessey蓋錫咨詢無關。本報告版權歸Gessey蓋錫咨詢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Gessey蓋錫咨詢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Gessey蓋錫咨詢編輯,如需使用,請聯系news@nshw.net申請授權,未經Gessey蓋錫咨詢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布、復制本報告。Gessey蓋錫咨詢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